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40

40.有些灵人从天堂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属天的奥秘 #5212

5212.“看哪,一

5212.“看哪,一根茎上长了七个谷物穗子”表属世层的记忆知识,这些知识被联结起来。这从“穗子”和“一根茎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穗子”(ear或tip,或译为尖、尖端等)是指属于属世层的记忆知识,如下文所述;“一根茎上”是指联结起来,因为一根茎上的所有东西都因它们的共同起源而被联结起来。谷物的“穗子”之所以表示记忆知识,是因为“谷物”表示属世层的良善(参看3580节);事实上,记忆知识是盛纳属世良善的器皿,正如穗子是谷物的器皿。一般来说,一切真理都是盛纳良善的器皿,记忆知识也是器皿,因为这些是最低级的真理。最低级的真理或外层属世层的真理被称为记忆知识,因为它们在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中,还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尘世之光,因此能通过话语的形式,或通过藉着诸如属于尘世及其光的那类事物而付诸于话语的观念被显示并呈现给其他人。然而,内部记忆的内容因依赖于天堂之乐,故被称为真理,而非记忆知识。若没有这光的帮助,它们就无法被理解,或若没有话语的形式,也就是藉着诸如属于天堂及其光的那类事物而付诸于话语的观念,它们就无法被表达出来。在此由“穗子”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是教会的记忆知识(对此,参看4749, 4844, 4964, 4965节)。
  梦之所以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七只母牛的,另一个是关于七个谷物穗子的,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是属世层的两个部分,即内层与外层;下文论述的主题则是这二者的再生或重生。“七只母牛”表示内层属世层的事物,被称为属世层的真理(参看5198节);“七个谷物穗子”表示外层属世层的真理,被称为记忆知识。
  在以赛亚书,“从幼发拉底河的河尖(ear或tip)到埃及河”表示内层记忆知识和外层记忆知识:
  以色列人哪,到那日,耶和华必打果实,从幼发拉底河的河尖(ear或tip)打到埃及河,将你们一一地收集。当那日,必大发角声,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并在埃及地被赶散的,都要来,他们就在耶路撒冷圣山上向耶和华下拜。(以赛亚书27:12-13)
  “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表示内层真理,“在埃及地被赶散的”表示外层真理或记忆知识。
  在马可福音,以苗、穗和谷粒作比就暗示人通过记忆知识,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而再生或重生:
  耶稣说,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果实,出于自然;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谷粒。果实可收成的时候,他立刻用镰刀去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到了。(马可福音4:26-29)
  被比作苗、穗和谷粒的“神的国”就是重生之人里面的天堂;因为重生之人拥有神的国在自己里面,并成为神的国或天堂的形像。“苗”是首先到来的记忆知识;“穗”是由此发展出来的真理的知识;“谷粒”是由此发展出来的良善。此外,经上所制定的有关采摘 (利未记19:9; 23:22),在邻舍站着的禾稼上摘穗子的自由(申命记23:25),以及不可吃饼、烘的谷粒、新穗子,直等到献给神的供物带来(利未记23:14)等的律法就代表“穗子”所表示的那类事物。
  

属天的奥秘 #2776

2776.“把他献为

2776.“把他献为燔祭”表示祂要将自己或这理性圣化为神性。这从“燔祭”的代表清楚可知,在希伯来民族和犹太教会中,“燔祭”是他们最神圣的敬拜行为。有燔祭,也有祭物,至于这些代表什么,可参看前文(922, 923, 1823, 2180节)。他们的圣化是通过燔祭和祭物实现的,这就是为何此处“献为燔祭”表示圣化为神性,因为主将祂自己圣化为神性,也就是说,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将人性与神性合一(参看1663, 1690, 1691e, 1692, 1737, 1787, 1812, 1813, 1820节)。
如今大多数人以为,燔祭和祭物表示主的十字架受难,主通过十字架受难偿还了所有人的罪孽。他们甚至以为祂把这些罪孽都揽到自己身上,从而担当了它们。因此,那些相信的人就以这种方式称义和得救,只要他们认为,即便在临终前的最后一刻认为主为他们受难,不管他们整个一生过着怎样的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十字架受难其实是主所承受的最大程度的试探,祂通过这试探将祂的人性与神性,并神性与人性完全合一,从而荣耀了祂自己。这种合一本身就是那些拥有对主之信,也就是仁之信的人能够得救的手段。因为至高的神性本身无法再抵达人类那里,人类已经如此彻底地与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隔绝,甚至不再承认它们的存在,更不用说感知它们了。因此,为了至高的神性能降到处于这种状态的世人那里,主降世并在自己里面将人性与神性合一。这种合一只能通过最严厉的试探的争战和胜利,最后通过终极试探,也就是十字架受难而实现。
这就是为何主以其神性人身或人性能光照人类心智,甚至光照那些与爱的属天事物相距甚远的人,只要他们拥有仁之信。因为在来世,主向属天天使显为太阳,向属灵天使显为月亮(1053, 1521, 1529, 1530, 2441, 2495节),一切天堂之光都来自祂。天堂之光具有这种性质:它在光照灵人和天使眼睛的同时,也光照他们的理解力。这种光照理解力的能力也是那光里面所固有的,所以在天上,任何人所拥有的内在之光,也就是理解力的量,与他所拥有的外在之光的量是一样的,或说他拥有的外在之光越多,他拥有的内在之光,或理解力就越多。这表明天堂之光如何不同于世界之光。正是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光照属灵人的眼睛和理解力;但除非主将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否则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若非主将它们合一,无论世人,还是天上的任何属灵天使,都将不再拥有任何理解力,或感知良善和真理的能力,因而不再拥有任何祝福和幸福,因此根本没有任何拯救。由此可见,除非主取得人身并荣耀它,否则人类无法得救。
谁都能由此判断出以下观念是否正确,即:人们只要出于某种内在情感认为主为他们受难,担当了他们的罪,就会得救,无论他们怎样生活。而事实上,从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所获得的天堂之光只能抵达那些过着信之良善,也就是仁爱的生活之人,或也可说,那些拥有良心的人那里。天堂之光能在其中进行运作的这个层面本身,或接受这光的器皿,就是信之良善,或仁爱,因而是良心。属灵人从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那里获得拯救(可参看1043, 2661, 2716, 271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